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丨浙江大学:用心用情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湖州模式”
今年是浙江大学和湖州市校合作16周年。
2006年,浙江大学提出举全校之力全面参与湖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校双方开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助力湖州打造科技强农全链条,推动新农村建设“湖州模式”与时俱进、迭代升级,走出了一条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水果联盟专家进行葡萄新品种推介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在乡村振兴中践行使命担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后不久,浙江大学在2006年3月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提交了《浙江大学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计划选择湖州市和省内不同类型的几个县作为校地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区。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随即作出肯定性批示“浙江大学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高,有关设想具有操作性”,为该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6年5月,湖州市与浙江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实施“1381行动计划”,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启市校合作序幕。
2011年和2017年,双方先后签订两轮“1381行动计划”,近期还将签署新一轮协议,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化、项目不断增多、成效持续彰显。
休闲观光农业联盟专家规划指导
浙江大学通过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服务“三农”工作,推进双方合作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更广阔领域,全面助力湖州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成为市校合作的重中之重,贯穿市校合作各阶段、全过程。
这一过程中,浙江大学与湖州合力打造了(长兴)农业科技园、湖州南太湖农推中心、生态文明研究院等一批重点或特色平台,推动市校农业农村领域合作有抓手有依托,不断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联盟专家服务德清仙潭村
开创“1+1+N”模式
把论文写在湖州大地上
湖州是鱼米之乡、桑蚕之府。
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后,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着“线断网破人散”的尴尬局面。
如何让科研成果通过体系构建真正发挥作用?
浙大在和湖州合作过程中,双方逐步探索形成了以高校为依托、以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共同成立了“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
先后组建了11个市级特色农业产业联盟,每个产业联盟由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组成,形成了“1+1+N”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校地合作以来,该联盟为湖州农业产业领域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累计1900余项,其中210余项被遴选为全市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以浙大为主的高校院所专家,平均每年在湖州提供农业技术服务达2500余人次。
水产联盟专家开展科技服务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体现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
在浙大专家技术指导下,长兴意蜂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新产品,进行低产蜂种改良,使蜂农每年增加经济效益达1.2亿元,改良的蜂种列入国家种质资源名录,为周边农户种植的瓜果蔬菜增产38%,人均增收约1.2万元。
在湖州,从事农业成了体面的、有尊严的职业。
抓实人才培育工作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
浙江大学积极引导一批专家学者汇聚湖州、扎根湖州、服务湖州,近几年来,浙江大学依托产学研联盟,已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100余名,湖州本地农技推广专家200余名,直接服务湖州的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400家。
要让技术有传承,还须注重培养当地“土专家”。
依托学科优势,市校合力创办湖州农民学院,培养“学历+技能+创业”的人才,以农民大学生培养引领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累计培养农民大学生1.2万余人,培养农推硕士近百人。
校地合作以来,浙大依托产业联盟平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200余场次、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14000余人次;培训注重专家“面对面”讲、“手把手”教,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为湖州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丨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就在明天夜里!雨҈雨҈雨҈到月底,还有冷空气,雨水间歇仅在……
» 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公布!来自浙江的“自强星”有他们→